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国术大唐 > 第二章 沿河苦修

第二章 沿河苦修(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跃出水面后段达脑海中轰然炸响,因为他突破了,他清晰的感觉到在他跃出水面时脚下喷出的那股巨力就是他苦苦追求的暗劲。段达激动的只想痛哭一场,苦练十余载一朝突破化龙。;

进入甘肃境内后能明显感觉到黄河在逐渐变窄,河水的流速也越来越急,两岸树木急剧减少,露出光秃秃的山坡。

这天来到甘肃省兰州境内,黄河在此宽度仅仅两三百米,此时方值盛夏,水量充沛,水流湍急,躺在岸边甚至能听见水流的轰鸣声。

段达忽然想起神雕大侠杨过在山谷中靠着山洪暴发练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尝试呢。说做就做,段达不敢拿赤霄去水下练剑,怕在水中失落。决定先尝试练拳,谁知刚跳下去,根本没有够着河床,就被冲的找不着北,废了好大劲才爬上来。

第二次段达吸取教训,抱着一块大石头,从岸边一步步想水里走。及至水没过胸口时停下,待站稳后放下石头,慢慢练起拳来。

由于水流太急,别说走位出拳,就连练站稳都成了问题。段达不得已只得从扎马步开始,一步步从新开始练起拳来。

未穿越前段达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沿着黄河,去探索黄河的源头。这恐怕也是现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民族的根。

段达从陕西境内到达黄河边上的,此处正好位于黄河“几”字形状的拐弯处。

他顺着黄河一路向北,一路上但见民生富庶,庄稼长势喜人。段达深深的体会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在书本上读一万遍“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也没有现实中见了更让人记忆深刻。

黄河在此处水流平缓,河面宽阔,同时兼具了抗旱和排涝的功能。段达也理解了黄河之所以叫母亲河的缘由,因为中华民族就是起自西北,逐渐向东南开发,而黄河在这个地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有时他甚至会想当年大禹治水,是不是仅仅治理到陕西就终止了,才造成黄河下游经常发生水患。

一路上段达沿着黄河的南岸或者说是河套的内套行走,晚上就在黄河边上打坐,练拳,练剑。

一个月后,段达已经可以在黄河中央的水下练习八卦掌了。以前段达看拳经记载,国术高手能把拳法在陆地上使出在水中的感觉,现在他在水中练拳就那么艰难,可以想象的道前人的境界是如何的高深,段达距离那一步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天段达刚练完拳回到岸边,忽见黄河中一群鲤鱼逆流而上,每每在碰到急流前跃起,姿势优美的落到稳流段,继续逆流而上。

看的段达目瞪口呆,在这么急的水流中,他能保持在水中不被冲走已是废了牛劲了,这群鲤鱼竟然能够逆流而上。他急忙抓起边上的赤霄剑,沿河追着这群鲤鱼而去。

以后的练习中,他有时会刻意模仿鲤鱼跃起躲避急流的方法来躲避水流,并慢慢感悟水流变化,发现每当急流来前,总有弱弱的水流持续冲刷他的毛孔。最后练拳时他都先把眼睛闭上,慢慢感悟,判断急流到来的方向,强度,凭此来躲避水流,十次中竟然有七八次成功。在这样的练习中段达对身体的控制越来越自如,心灵逐渐变得通透,感觉有一股力量随时能从心灵勃发而出。

一天他正在水中练习,突然旁边一股急流飞速向他冲来,没有任何征兆,段达心意空明,一股巨力自脚下发出助他跃出水面,躲开了急流。

在门派中练剑时,段达总有一种紧迫感,虽然功夫勇猛精进,但是里面总有一种急躁感。来到黄河岸边后,看着黄河平缓的流淌,滋润着两岸土地,养育万物。

段达忽然就放下了身上的担子,紧张感消失了,他感觉到了黄河的厚重。以前演练拳法,他半个时辰可以练习二百遍,且无一疏漏,现在他的拳慢了下来,有时甚至一趟拳需要用去整整一个时辰,拳法中自然而然也多了一份凝重。

剑法亦是如此,他不在满足于剑法的组合,不在满足于千变万化的招式,开始注重剑法的意境和气势,原先又快又狠的剑招,现在却使得大气磅礴。

鉴于此,段达开始从新整理已经熟极而流的招式,掰开了揉碎了,去体味哪些招式的意境。虽然没有再次突破,但也让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功夫又进步了,向着更精细的方向进步。

就这样,段达饿了就到岸边百姓家买些干粮或者在黄河里抓大鲤鱼烤着吃,沿着黄河经过陕西、内蒙、进入甘肃境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