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阙 > 第231章 百闻不如一见

第231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和后世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一带海拔不够高,靠东的羌人一般不养牦牛,种的不是青稞,连油菜花都没有,七八月间,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日后西部和南方随处可见的油菜花也是外来物种,称之为胡菜或者芸薹(tái),任弘在白鹿原有种,但不太适应那边的气候,产量一般,只能吃叶子榨不出油。倒是可以在湟中试种,让这个在朝廷许多人眼里的“无用之地”多一种经济作物。

但前提是要解决此间大患。

任弘如此想着,却见坐在他们旁边的辛庆忌打起了哈欠,便笑道:“子真莫不是觉得,我尽问些小事?”

护羌校尉手下除了长史、司马由朝廷任命外,还可以自行征辟从事随员,儿子年纪不小了,很快就要步入仕途去长安为郎,也顺便让他跟着任弘历练一番混点资历功绩,不亏。

辛庆忌不知其中缘由,只是出于少年郎对偶像的仰慕,不过同行数日,光环消散,让辛庆忌失望的是,一路上,西安侯并未表现出不俗之处,哪怕休息时,不是在翻阅简牍,就是同董长史聊些无趣的事:

“这群煎巩羌人是要去冬场么?”

董通国知无不言:“羌人的习俗是,每年冬天会回到河谷,聚集在一起过冬,住在简单的草木搭盖的屋子或庐落里,燃烧羊粪和木柴以取暖。”

“因为冬天是最容易发生劫掠的时候,邻近的部落若没积蓄足够的粮食和牧草,便会抢掠邻居,即便同一种类部族,也可能发生战争。”

一旦乱起,平日官府士吏对他们的欺压有多重,到时候反抗就会有多大。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任弘若有所思,来到金城郡后他才发现,典属国提供的地图也好,奏疏记录也好,都无法真实反映羌人的详情。如此复杂的形势,若是不亲自在当地走走看看,光在长安和郡城看地图拍脑袋做决定,肯定要出大事。

“辛武贤眼睛只往外看,却忽略了内部这些潜在的敌人啊,若无朝廷发大兵来,光靠金城郡,绝对无法弹压住。”

“不过浩星赐的一味绥靖也有问题,越是忍让先零羌,他们就越是猖獗。羌人也是欺软怕硬,眼看大汉不保护小部落,坐视其灭亡,金城郡内部诸羌的向背,还用说么?”

“羌人在背风的冬场待到三月份,草开始长时,就烧一烧地,种下庄稼……”

“种的是大麦,小麦?”

“小麦。”

“羌中天寒,宿麦活不了,只能种春麦吧。”

“确实如此。”

听说之所以叫金城,是因为西方属金,且希望边境固若金汤,如今看来,还真像极了一口在柴火上的汤釜啊,羌人就是底下的柴。

他迫切了解羌人的一切,随时让董通国待在身边,问这问那。

不过在跟在任弘身为作为“护羌校尉从事”的少年辛庆忌看来,这些对话十分无聊。

……

辛庆忌久慕西安侯之名,听说他来做了护羌校尉,便恳求父亲让自己随其北上令居县,辛武贤居然答应了——他虽然相信了任弘愿助他推进战事的承诺,但还是多了个心眼,派亲儿子来跟着任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