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海贼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出乎意料

第六百一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苗方,你和蔡兴你们在渤海湾这里时间最常。我想你们大概对这里应该有所了解,你说一下这里的情况吧!金人在辽东一带的兵力还有当地的各种情况你都说一下,让大家都了解了解!”徐毅点到了苗方。

“是!主公!”苗方立即站了出来,这次引金兵攻宋,虽然徐毅没有训斥他。但是苗方总觉得自己犯了个大错,自从徐毅到了这里之后,便一直行事很谨慎,很少说话,这次被徐毅点到了名字,也只好出来了!

“这个苏州关可以说是以前辽国唯一和大宋进行水上贸易的港口,金兵打下这里已经多年了。当初这里的人不服辽国管治。起兵造反,结果辽国没有将他们镇压。却被金人给镇压了,金人和宋人签下海上之盟就是从这里出海地。这里金人不多,大多都是渤海人和辽国的契丹人还有一些辽国的汉人,它北面便是复州,辰州和开州,不过辰州现在已经被金人改名为盖州了,这些州城都不大,金人驻兵很少,主公很有眼光,只要我们打下这里,便可以后顾无忧,并且可以直逼金国的东京辽阳府,一旦我们成功地话,势必会逼得金兵调军来剿,我们在这里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我们在苏州关以外已经占据了那里的众多岛屿,即便真的打不过金人,我们也可以立即退到这些岛上,让金人干瞪眼那咱们没一点办法!”苗方说道。

听了苗方这么一说,众将于是立即开始摩拳擦掌了起来,徐毅看到众人的表情,于是笑道:“看来大家是没意见了,那么咱们明天便动手,诸位下去准备吧!这次攻打苏州关难度不大,尽可能让那些新兵们也都练练手,打出来的兵才是精兵!”

众将立即得令,开始下去调集兵马准备物资去了,而徐毅也到码头上又巡视了一番战船地准备情况,对于金人来说,他的船队有些像是杀鸡的牛刀,实在是有力气用不上,说起来貌似很强大的金国,却连几条像样的船只都没有,想找个对手练练手都不容易,说好听点是战船,说难听点,全部都要变成运输船了!

徐毅丝毫不担心粮食会生紧张,因为数年前他便开始有意识的大批存粮。每年都要从6上采购大批粮食,储备在独龙岛和流求岛上。而且流求岛在这两年地开拓下,鸡笼寨和淡水寨都已经完全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而且这两年还开始富裕出不少粮食,岛民多出的这些粮食,伏波军也都低价全部收购储藏了起来,所以粮食根本就不是问题,没有人去吃的话,恐怕只能放在库房里面霉或养老鼠了!

送走了许栋之后,徐毅立即招来了众将,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听了杨再兴等人地汇报之后,徐毅了解到,经过几天整训之后,这些新兵虽然不能说是已经堪用了,但是起码他们也都明白了军纪,学会了排队,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后退,战场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知道了个大概,现在派他们上阵,充其量只能吓唬吓唬人,还远不能派上大用。

不过他们通过筛选,还是在这些新兵里面挑选出来了一批有点经验的人,这些人以前是辽国的兵,多少经过一些操练,于是便将他们挑选出来,单独组军,起码比起一般新兵来说,要强上不少,而且其中不少契丹人多会骑马、挽弓,于是他们利用两战所获的战马又搞了一批骑兵出来,交给了萧建丰统驭,作为契丹人,萧建丰的身份很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同,也方便了指挥,通过了这番整顿之后,渤海湾中的伏波军大致堪用地兵马数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左右,已经是一支不可忽视地力量了。

但是假如他们还留在这里的话,想要继续展力量,显然已经过于局促了一些,毕竟沙门岛各岛面积都不大,容纳不下多少兵马,他们必须要开出一个新地地方,作为他们以后攻击金国的前进基地,徐毅说出了这个想法之后,众人纷纷将目光落在了海图上面。

正在准备出兵的前一刻,一个侍卫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交给了徐毅一张小纸条,徐毅打开一看,脸上地表情变地相当古怪了起来,纸条上用小字写到:“徽宗及新皇被俘,济王坚守不出无恙!勤王军赶到,金兵已北退!”

“不知主公想打金国什么地方呢?”众人看了一阵之后,揣摩不出徐毅到底相中了金国地什么地方下手,于是杨再兴代表大家问了出来。

徐毅审视了一番地图之后,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地图上的一个点,将手中的木棒指向了这个点说道:“这里!我们即日便要起兵,一举拿下这里,然后以这个地方为以后攻击金国的基地,只要拿下这里之后,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了!”

众人定睛望去,不觉说了出来:“苏州关?”

“对!就是这里,此地乃辽国最重要的一个港口,港阔水深,冬季不冻!是个绝佳的港湾,只要我们攻取了这里,便可以迅控制南边的这一带,使之成为我们屯守的要地,我们只要扼守住此地,便可以方便的吞吐物资,并可以从这里,向北进攻,而不用有后顾之忧,而且这里易守难攻,金人不识海战,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打下这里,清理完这里之后,我们便可大举进攻金国,以后金国恐怕想要再出海,就彻底要我们说了算了!”徐毅指着辽东的苏州港对众人说道。

听完了徐毅地话之后,众人觉得确实有理,不是徐毅看上这个苏州港。这里确实是个不错地选择,于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徐毅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