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轻的郭承志无法理解

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轻的郭承志无法理解(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政策推行下去,需要官员执行,官员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会有好的结果,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但是恐惧犯错的官员不敢汇报错误,只要能掩盖,那就拼命掩盖。

上官事务繁忙,往往不能亲自确定事情究竟有没有办好,只能听属下汇报,以此作为判断汇报上去,假使有人真的汇报问题,上官就真的敢于把问题汇报给中央吗?

这也不见得,最坏的情况下,一件事情出现错误,被层层瞒报,从上到下互相帮忙遮掩,官官相护,到最后,中央得到的就是一笔糊涂账,完全不是真实的情况。

但是中央却以为这是真实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颁布更新的政策,要求进一步达到某个目标,可原先就没有达成的目标,如何更上一层楼?只能继续瞒报。”

诸葛亮说的沉重,郭鹏的面色也毫不轻松,连带着郭承志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郭鹏收敛起笑容。

“继续说。”

“遵命。”

诸葛亮点头,开口道:“臣在中央为官时? 时常感慨地方无能? 一道政令贯彻起来如此缓慢、低效? 非要中央派人督促不可? 否则绝不按时按质办成。

臣当时心中对此多有埋怨? 相当不满? 觉得地方官员尸位素餐,只知道拿俸禄,对朝廷政策阳奉阴违,不放在心上,理当严惩。

“你瞒报,我也瞒报,这一定会出问题的,就算原来是小问题,从上到下层层瞒报也会造成大问题,最终,就是震动中央的大案。”

郭鹏看着诸葛亮:“你是如此理解这个问题的?”

诸葛亮连连点头。

“是,问题就是这样来的,而更可怕的是,一件事情从政令形成到执行地方,无论哪一个环节,无论哪一个人,哪怕只出现一个极其微小的失误,只要有,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一个巨大且难以填补的缺口。”

“府君,各级官吏便如此恐惧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吗?这并非难事,只要勇于承认,努力改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而离开中央来到地方? 臣却又时常感慨中央不了解地方苦楚? 只知埋头制定政策? 却不肯抬眼看看真实的民间? 制订出一堆不合实际的空洞文章,对于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

“嗯,继续说。”

郭鹏缓缓点头。

“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之后? 臣便觉得,中央和地方之间,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衔接上的问题,使得双方无法相互明白各自的难处,最大的问题,大概就在于双方都在力求不犯错。”

诸葛亮皱眉道:“中央官员不敢犯错,地方官员也不敢犯错,这种心态在我魏官员群体之中非常普遍,而这一心态又会直接导致上上下下大小官员只报喜,不报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