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74章 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第474章 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臣谨遵陛下教诲。”潘季驯再次俯首,谢了皇帝的提醒。

黄河这条浊龙的每一次神龙摆尾,都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每一次的决堤,都会让大片大片的土地盐碱,城镇被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很快瘟疫四起,百姓路死道旁,潘季驯见了一次又一次,过去是没有机会根治,但现在,机会摆在了他面前。

潘季驯坐在文华殿上廷议,才清楚了这次前往绥远不是一个人前往,而是带了皇帝便宜行事的圣旨,除此之外,还有一千一百万银专门用于大同、胜州、卧马岗煤矿铜山银山开采之事,还有三边军卫共计七万六千军兵,移师河套驻扎,除此之外,还有三年免税赋之事。

地狱模式一下子变成了简单模式,让潘季驯恍惚不已。

潘季驯五拜三叩首郑重行礼,俯首帖耳的说道:“臣潘季驯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那么多的屁话有什么用,看实践表现就是。

第474章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万历十年新春伊始,大明皇帝仍在支持新政,并且为了新政,为了点银子,居然差点恢复永乐年间的祖宗成法,完全的官船官贸,要把海贸的厚利完完全全拿走!

好在,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被忠君体国的科道言官阻止了,所有有志之士,都直言上谏,最终让皇帝清楚意识到这种政令对海贸的伤害,收回了成命,并且让海贸更加自由。

这是科道言官的一次大胜利,在所有人庆祝这一胜利的时候,大明田亩换船引,在五大市舶司开始推行。

正月十六日,大明巡抚应天工部左侍郎潘季驯,等在九龙壁前,等待着大明皇帝的宣见,他站在了帝国中心的门前,而且他有资格堂堂正正的坐在文华殿里,作为帝国的明公。

潘季驯是那种做事的臣子,总督一方,如果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那地方什么样的怪事都有可能发生,雷霆手段那是必然的,潘季驯不缺这种果决,朱翊钧只是提醒刚柔并济。

也就是说,在京营离开后,绥远内大小事务,都归潘季驯便宜行事,绥远是很特殊的地方,胡汉杂居,天顺年间丢掉之后,几十年后才再归大明,没有足够的权力,潘季驯什么都做不成。

那时候,朱翊钧问如何缚浊龙,潘季驯反问,这复套问题能不能谈,不能谈,束水冲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朱翊钧那时候就对潘季驯说,可以谈,会复套,给过明确的回答。

之所以要这么多的银子,就是为了绥远驰道的开发,银子到了绥远,商人们就会携带货物前往,银子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促进商品的流转,一如朝廷实物发边军俸禄的逻辑,变种的开中法罢了。

直到万历四十七年,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的万历皇帝在黄河再次泛滥的时候,想起了潘季驯来,才下旨官葬,却仍然没有给谥号。

但他没有留在这里,而是选择了前往绥远,河套是大明收复的土地。

此时的潘季驯仍然可以后悔,这次陛下招他回京是述职,如果潘季驯此时反悔,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帝国的中心,寒窗苦读十数年,一朝金榜题名,跌跌撞撞数十载,终于有资格踏入这里。

文华殿,是所有读书人的夙愿。

春天的风让人有些凛冽,吹动着潘季驯的朝服猎猎作响,潘季驯人高骨架很大,但很瘦弱,两腮有些内陷,目光如炬。

他不会反悔,他要去绥远,要去治理河套,要去治理黄土高坡,长期担任河道总督的他,太清楚黄河造成的危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