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四十七节 吴营吊唁

第四十七节 吴营吊唁(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哪知诸葛亮却抹了一把眼泪,连连摇头道,"将军以为亮哭三郎君乎?非也,亮是在哭将军与扬州百姓!"

"哭策与扬州百姓?"孙策本要拍诸葛亮肩膀的手悬在半空,脸上露出了差异的表情。可诸葛亮却不管孙策听没听懂,继续俯身抱头痛哭,且哭声之惨烈优胜刚才。

鲁肃低头看着诸葛亮在孙翊灵前的表演,嘴角下意识地扬起了一道不为外人察觉的弧度。看己先前从荆州友人处听到的传闻并不假,诸葛子瑜的二弟可不简单。

与此同时,孙策似乎也反应过来了什么,旋即皱起眉头反问道,"郎君此话何意?"

"曹操兴师南下欲平吞荆扬,江左宵小无不闻风蠢动。今日妫览敢杀三郎君占丹阳,他日又怎知不会有逆贼夺江东投曹操?反观将军浑然不知祸事已近,还在长沙坐以待毙,试问亮又怎能不为将军,不为扬州百姓痛哭一场。"诸葛亮说到此处哭声更惨,就仿佛他此刻哭丧的对象不是孙翊而是孙策的基业。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乃是最早追随孙策的一位幕僚。想当年孙策还未建立功业,手下就只有吕范和族人孙河追随左右。二人常为孙策四处奔走,不避危难。初平年间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身处江都,孙策派遣吕范迎吴夫人回曲阿,让母亲暂栖于舅氏吴景之处。谁知时任徐州牧的陶谦认定吕范是袁术一方的内应,下令各县通缉吕范。吕范知情后。亲自招募能手,引领门人偷偷将吴太夫人接走,再迅即回到孙策之处,成功完成使命。

从此之后孙策便视吕范为至亲,每每请其赴宴。便与吴夫人一起饮食,并不紧执君臣之礼。吕范也没就此居功自傲。而是一路紧随孙策渡江东征。在东征中吕范先是率军在横江、当利击败张英、于麋等众。之后又南下攻陷丹杨、湖孰等地,为孙策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

鲁肃当然知晓吕范在孙策心目中的地位远非他这等寻常小臣可以比拟。但鲁肃却并不认同吕范的说法。在他看来此番曹操挥师南下旨在吞并荆扬两州,孙策身为江东之主不回师防御曹军,却在长沙城外徒耗粮草,实乃不智之举。反观孙翊之死固然令人扼腕痛惜,却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退兵时机。正所谓哀兵必胜。此时退兵非但不会有损士气,反而会让全军上下同仇敌忾。

且就在鲁肃暗自盘算该如何反驳吕范之时,忽见一员小校奔入大帐向孙策单膝下跪道,"禀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南阳诸葛亮,请求入营吊唁三公子。"

听到有人来为孙翊吊唁,手提长剑的孙策不由楞了一下。在他印象当中自己的三弟似乎没有姓诸葛的友人。但对方既然来了,自己总不能驳了对方一番心意,于是孙策当即坐回原位,向那小校挥手示意道,"有请。"

然而此刻大帐内的文武没有一个跳出来呵斥诸葛亮危言耸听。就连先前劝孙策暂缓撤兵的吕范也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下稍微了解一点天下大势的人,都会认同诸葛亮的说法。特别是当他将妫览叛乱与曹操南侵联系在一起之后,饶是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策,这会儿也忍不住有了一丝心虚之感。

然而正当孙策鬼使神差般地打算向眼前的白衣青年征询应对之策时,忽听帐外有人朗声说道,"好个为扬州百姓痛哭一场!"

这声富有磁性的讥讽瞬间就打破营帐内悲观的气氛。回过神来的孙策赶紧寻声望去,就见一身戎装的大都督周瑜正风尘仆仆地站在营帐门口,用一双凤眼冷冷地打量着跪在灵堂前的诸葛亮。

——————

嗷~~~这一幕柳丁想象过很多遍,真写起来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果然还是文笔不行啊+_+

孙策对"诸葛亮"三个字没有印象,不代表在场的其他人就没听过诸葛亮的名号。至少鲁肃就知来者可能是张昭府上宾客诸葛瑾的弟弟。鲁肃对诸葛瑾的印象极佳,这不仅是出于诸葛瑾相貌堂堂、谈吐优雅,更因为诸葛瑾为人谦和,不会象寻常南迁名士那般轻视鲁肃这等本地寒士。不过来者若真是诸葛子瑜之弟,那今日之局可就有趣了。想到这里鲁肃当即正襟危坐,不再考虑如何与吕范针锋相对。当然他也没有提醒孙策的打算。

不多时刚才那员小校便领着一位身着白衣的年轻男子走进了大帐。孙策见来者与他过逝的三弟年龄相仿,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一路走来目不斜视,不禁在心中感叹三弟何时结交了此等人物。可诸葛亮却丝毫不理会孙策等人投来的好奇视线。就见他缓步上前,一撩长袍跪上蒲团,朝着供桌上的灵牌恭恭敬敬地叩拜了下去。

一叩、二叩、三叩,每叩一下首诸葛亮眼中就多了几分湿润之气。待其三叩完毕,早已溢满眼眶的泪水便随着他喉间发出的哽咽之声自发地滑落了下来。

汉朝人重丧葬,往往在葬礼上哭得越凶就表示其与逝者的关系越亲近。甚至还有人为了博取孝廉的名额,不惜在自家父母过逝后,没日没夜的哭坟,不将自个儿哭得形容枯槁,半死不活绝不会收手。因此这会儿诸葛亮二话不说,一上来纳头就哭的举动,非但有让在场的吴将觉得突兀,反倒是让人坚信他与孙翊关系匪浅。

随着诸葛亮的哭声愈来愈悲切,不少吴营将领也跟着一起抽泣起来。至于孙策更是涨红了双眼,上前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咬牙切齿地赌誓道,"郎君节哀,策定会为叔弼报仇雪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