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家父隋炀帝 > 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杨坚

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杨坚(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历史上,所有学者对杨广的口诛笔伐,就是恨其不争,胡亥还可以说是天下不稳,六国人心思变,但是大隋多好的局面啊,让你给败干净了。

今年的科考,巴蜀一个叫谯文定的顺利冒头,成为进士,不是他有多大能耐,而是杨广故意这么做的,为的就是以此人为榜样,让巴蜀其它豪族看到那条人为制造的上升渠道。

希望的力量是很可怕的,被中原王朝回避数百年的巴蜀,一朝出现契机,自然会好好把握,于是他们就会想着怎么往上走,而不是怎么在下面搞小动作,这对巴蜀维稳至关重要。

房玄龄之所以提起这个人,是因为不服气,他也是科考选上来的,但当时只是外放到了隰城做县尉。

县尉跟县令,那可是差的远呢,县令可以自己决定县尉人选。

巴蜀人想要做县令以上的主官,只能在巴蜀以外的地方,本土是想都不要想,不然就是官方权威和民间权威一手抓,这可就不好管控了。

房玄龄道:“今年的科考在洛阳举行,太子听说了吗?”

杨铭点了点头:“你是说那个姓谯的吧?听说被陛下点了进士,外放江南做县令去了?”

谯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巴蜀显赫大族,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个叫谯纵的就是十六国之一西蜀的开国君主。

后来北魏鲜卑崛起,结束了十六国这一大分裂局面,进入南北朝,后由杨坚统一全国,促成华夏再次一统。

杨铭听出房玄龄语气中的不服,笑道:“玄龄的养气功夫还欠火候啊,怎么?你要是想做县令的话,我给你安排一个?”

房玄龄赶忙摆手:“不不不,我只是心里有些不畅快,太子最早提出十科取士,就是为我大隋择选良才,但是如今看来,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不要着急,”杨铭边走边说道:“科考是我大隋首创,如此开天辟地之举,需要时间来逐步完善成熟,非一蹴而就之事。”

你自己都是关系户,你还好意思笑话谯文定?说白了还是中原氏族对巴蜀氏族,骨子里存在的鄙视。

整个西方社会最为推崇的华夏两大帝王,就是秦始皇和杨坚,玩过帝国时代的都知道,游戏里面选中国的话,皇帝就是杨坚。

两人的共同点在于,结束了华夏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中华一统,还有就是中国古代两大官制体系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其中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有王朝,奠定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以及封建制度官制的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清朝。

他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儿子不争气,二世而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