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明 > 靖明 第51节

靖明 第51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勋臣全票赞成——虽然他们根本不敢多发表意见。

文人无人反对——别发飙,求您了。

两个罪臣的家产进入了最后的分配讨(争)论(吵)【小声和气状态】。

轻轻地商量,激怒天子的不要。

把火灾事件轻轻带过就是为了要钱吗?这可真是拿“命”要钱啊!

自开国之初的税粮从总计不到两千万石提高到洪武二十六年的三千二百九十七万余石之后,大明这一百多年来税粮就一直只能维持在三千万石左右。

而包含各项收入在内,岁入实银也稳定在四百万两左右。

是稳定了啊!开国之初之所以涨得快,那是因为战乱结束,天下安定了。

杨廷和压力山大,不由得苦着脸嘟哝道:“那倒不如先议议十年之内如何岁入实银八百万两!”

一嘴大冤种的语气。

惹不起。

除了为京营备下的一百二十五万两和用于整修日精门、清宁宫、养心殿的一共一百八十万两,剩余的钱着实有太多人去争,包括兵部给九边的饷银、工部修建正德皇帝陵寝、整修兴献王陵等必定会开启的工程的费用。

清宁宫不用大动,只是需要修葺一番,而且要在两三月内就完成,这花不了多少钱。

日精门只是个门而已,加上被烧毁的那一间半南罩房,也花不了多少钱。

“那是后面要议的。”朱厚熜笑道,“陈卿之前可是建议宣府给发一百万两、各边给发五十万两的,从宣府那边先给付二十万两的请奏朕都已经准了。怎么,京营一共先留下一百二十五万两办不到?这三年内都不用另外再为京营列饷银开支了。”

勋臣里不少人都叹了口气:老陈是懂事的,就是手腕太菜了。

说的毕竟只是将来的事,眼下募兵的比例还不高,这一次也仅限于京营。

乾清宫日精门火灾现场的烟还在那里冒着,没散呢!

皇帝现在急于把京营搞好,谁赞成?谁反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