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六百八十八章 有的事情不急于一时

第六百八十八章 有的事情不急于一时(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将所有的河道全部开垦成航路,或是利用人工打造巨大的沟渠,使航运变得通畅这件事,刘俭决定暂时先不要做。

其实以现在河北的实力而言,若是将北方境内乌环以及匈奴、鲜卑的徭役全都征调到黄河来开垦巨大的沟渠打通渠道,建立能够惠及千年的运河,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中间所要动用的人力还有物力、财力实在是太大。

若是大汉朝境内百姓生活安定,北方异族已经完全同化,事情顺利的情况下,这事儿还是有操作的,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所有的事儿还都没有达到圆满,若是骤然如此行事,还有果能会掀起一场颠覆性的灾难。

但行至一段路程,就须将货卸地,用牲口驮运,约十余里,再行装船。

空船则另绕由人工挖成之弧形河道,因该处水流湍急,船不能直下,载重则易肇危险,故须先行卸空也。

另如雒阳,如遇顺风,约四五日即可至潼关,约三百余里。

由此可见,河口以下河段的黄河水运,尽管颇费周折,但依然可以作为关中地区之间重要的物资交流通道。

不过这多少就需要人工改造一下了。

但是如今刘俭从根本的问题开始整治兖州,解决了匪寇,恢复河南治安,使得河南开始向着一个兴盛的方向发展,如此各地的商贸互通则变得越来越顺畅。

加上北方战乱多年,如今厚积薄发,随着北方大一统终于开始呈现出兴盛的状态。

特别是商业贸易,越发兴盛。

现在河北与徐州方面的港口越建越多,海船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对于海运政策的鼓励,把汉朝的海运以及海运商道已经推到了一个程度,特别是徐州以及河北方面的物资想要中转到韩州以北,与北方小国进行交换商贸已经完全能够通过海路实现。

但是中原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实惠。

黄河中游支流众多,较大者亦超过十条,然而,由于受水量特别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分割与限制,能够从事长距离航运的却并不多。

从考察看,只有并州境内的汾水,关中境内的渭水,及其渭水的支流北洛水、泾水,有一定的航运便利汾水,其干流全长约一千四百余里,中间经过超过三十个县。

但是以现在所拥有的生产力以及开发力而言,想要将适合水运的路段全部开拓成水路,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还是颇为困难,而且会耗费巨大的物力与财力还有人力,这一点对目前的汉政府来说并不划算。

刘俭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在关中通往雒阳,另外从洛阳再通往兖州境内主要的郡县道路,根据人力来设置几条短途的水运路线,并开通商贸,打造合理的运输船,适当的造人工河道。

另外,从兖州通往徐州的水路也尽量开通一段,呈阶段性的运输,这样就算是不能进行长途的运输,短途之间的水路运输则是可行,而且也能够让长途的运输在中间有货物往来倒运的水路中转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中原之地虽然紧邻着黄河,但是黄河水路运输在古代其实并不是十分的便利。

自河口以下,河水穿行在山峡之中,船行困难很大,很多河道曲折多且水流急,即使晴朗无风的天气,也必须端力运用橹、舵,才能保证航行的动力和船只的转折方向。

一旦途中遇到大风,那就特别危险,因为两岸陡岩峭壁之间根本没有可以停船避风的地方。春季是浅水期,礁石裸露或者浅藏于水下,更要格外小心触礁,逆水上行,船只遭遇的困难更大,因为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之外,更必须克服湍急水流的巨大下冲。

但事实上,河套地区水运联系的稀少,并不等于黄河中游其他河段水运价值的缺失。

根据刘俭手下的人考察,黄河自上郡以下,即可通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