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旧式原配[穿越] > 民国旧式原配[穿越] 第24节

民国旧式原配[穿越] 第24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技术入股?”傅嘉树听见这话,看向他爸。

傅老爷没有给任何指示,他继续喝茶,傅嘉树问秦瑜:“你继续。”

秦瑜看向傅嘉树:“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股权上我们采取AB架构,比如说专利这部分的股份未来只享受收益,并不参与经营,不能进行管理决策,这样可以保证你那里控制权。而且为了能让乔希持续为你们提供技术支持,这部分的股份我认为你还是给他,而不是我。这样有另外一个好处,你们可以挂牌中德合资,在宣传上,说引进德国技术。最后,你们的纺织机可以通过铭泰来代理销售。利用铭泰现有的销售渠道,我来卖。你认为呢?”

这是替他们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个AB架构,傅嘉树听都没听过,但是听下来,这个股权架构可以确保他这里的控股权。

而在这个崇洋媚外的环境下,如果挂中德合资德国技术,肯定对打开市场有利,而如果是利用铭泰的渠道,铭泰那是专营进口纺织机的,他们的渠道本身就是金字招牌。看乔希的本事,如果他能持续在技术上支持,那么他们工厂的发展就有了持续技术输入,真的是面面俱到,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多方得利。

宋舒彦像邀功似的低头看坐着的秦瑜,他知道,秦瑜在技术上非常有能力,但是她毕竟接触商场时间太短,对于这块还不熟悉。以秦瑜的聪明,她估计已经想到了傅嘉树让她价格任意开,就是知道她对这个没有概念。他有些洋洋自得,这也算是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傅嘉树陷入为难,刚才说一句价格任意开,傅家当然有钱,但是对这家工厂来说,开办工厂是为了挣钱的,不可能无限投入,现在已经投入了很多,家里还能投入多少呢?投入那么多,以后摊薄在机器上,那都是成本,如果本地产的机器还不如国外的机器便宜,不又回到了早上的那个结局?

思来想去,他说:“两个装置,十万大洋可以吗?”

听他这么说,两位师傅倒吸一口气,十万大洋啊?这是个什么数额?

“嘉树,你这个专利价格给得也太平易近人了。”宋舒彦颇为自得地说。

傅老爷听到秦瑜说AB架构,坐直了身体,而接下去她的说法,每一步都是在为这家厂考虑,让参与的几方都得到利益。唯独……她自己。傅老爷这个时候开口了:“秦小姐,你的利益呢?”

听见傅老爷问,秦瑜转过头:“傅老爷,和乔希成体系的设计纺织机不同,我给他的建议是基于他已有设计的优化,我那点子贡献,怎么值这么多?作为中间商你们生意兴隆,我才有得赚,自然是要给你出互惠互利的主意才行。”

“除了乔希的那个专利,你不是也解决了问题吗?这一份你也该要。就像你说的,互惠互利。”傅老爷道。

听到这里,宋舒彦原本是想帮秦瑜争取更多的利益,没想到她的决定是分文不取,而且还为乔希和傅家的合作进行了规划,自己刚才那些话不仅显得短视,而且有枉做小人之嫌,他暗自懊悔莫及。

秦瑜点头:“傅老爷,所以您也同意这样的做法,我跟乔希翻译一下,听听他的意见。”

秦瑜仰头,看宋舒彦得意洋洋,再看傅嘉树有些懊丧。

上辈子读丰田的历史,1929年丰田把纺织机技术专利给英国公司获得了十万英镑的转让费。按照这个年代英镑和银元的比值,十万英镑,那就是一百万银元。

像华美百货公司这样一家大型的百货公司投资下来也不过四五百万大洋。这个年代专利费是真的贵,所以傅嘉树开出的十万大洋确实并不多。不过基于这样一家工厂,这十万意味着什么,上辈子成天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秦瑜很清楚。

见秦瑜不回答,傅嘉树有些着急:“秦小姐,我知道这个价格不高……”

见傅嘉树误会,秦瑜打断他的话:“傅先生,我是在琢磨,如何能够做到双赢。如果按照国际专利授权,这确实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这家工厂来说是一大笔的成本,而未来它的销路未知,如果这个专利费一出,跟早上的特地炼一炉钢,有区别?所以我想这个专利,算是技术入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