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1805 > 第587章 网络地址和社会身份编号

第587章 网络地址和社会身份编号(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四组八位二进制数的总容量就是2的32次幂,地址总数是42亿出头。

这个数字,正好跟32位处理器的内存寻址范围一样,4G内存换算成字节也同样是42亿。

七八十年代制定ip地址标准的时候,计算机还是非常珍惜的东西。

任何一个设备都有且只有一个固定地址,且与拥有者的身份绑定。

同时,在技术和环境成熟之后,为所有大明人预先分配一个固定网络地址,在他需要办理网络服务的时候启用。

如果未来有需要或者有能力去实现的话,可以尝试将这个固定网络地址编号与多种社会信息同步。

例如统一的社会身份信用编号,以及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险和银行账户,甚至是未来可能有的专属移动通讯号码,乃至各种常用的社交平台的账号……

让一个号码跟随一个人一辈子,在整个社会上所有需要号码的地方,都统一使用同一串号码。

朱靖垣知道互联网在未来的潜力有多大,那甚至有机会成为另外一个虚拟的世界。

朱靖垣不希望未来的大明互联网世界变成自己前世的那种状态。

所以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互联网规则的制定。

不过朱靖垣不算是专业人员,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并不擅长,只是在方向上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比如说对于最基础的网络地址的管理和分配系统。

这就要求这个地址库的容量要足够大。

IPv4地址不固定或者无法固定,主要原因就是最初规划的容量太小了。

IPv4的的地址长度是四个字节,也就是四组八位的二进制数。

用户在电脑上看到的192:168:0:255的格式,实际上是将二进制数翻译成十进制之后的结果。

每一组的范围都是00000000到11111111,翻译成十进制就是0到255,总共256个数,也就是2的8次幂。

任何一台或者网络设备,要加入“大明计算机器与数据互联线路网”,就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设备的标识。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它的身份,能够与它连接和交换信息。

相当于计算机的身份证号。

朱靖垣前世的IPv4地址,长期以来都是不完全固定的,甚至越来越接近于完全不固定的。

朱靖垣现在直接要求互联网部门,要将大明的网络地址设置成固定且唯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