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旗 > 第七十三章 不闻孟子言乎(三)

第七十三章 不闻孟子言乎(三)(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直诚恳地说道:“梁公,我方才所向你说之话,你可以当做是我给你做的保证。请公务必放心,贵县士民,我部部曲定是不会有任何残害。公等若犹不信,不妨可听听谢公之言,看看我部在薛县是何举为,是不是与我说的1样,对薛县之士民,半点也无残害。”

谢龟说道:“可不是么?刘将军、陈公部军纪严明,在薛县,与士民秋毫无犯!薛县的王、周诸公,县之右姓、郡之名士也,梁公与他们也是见过的。现而今,王、周诸公已是欣然应了刘将军之辟,入了刘将军的帐幕,深得刘将军信爱重用!又并及我,虽无长材,蒙刘将军不弃,现仍待罪薛县县宰,……不,薛县县令之位。梁公,陈公适才所言,绝无只字虚言。”

如前所述,“县宰”是王莽改革官制时,改的对1县之长吏的称呼,前汉之1县长吏,或称“令”、或称“长”。薛县算大县,其长吏称“令”。刘昱“中兴汉室”的志向,谢龟已知,故而顺口“县宰”之词道出以后,他连忙纠正,把之换成了前汉对县长吏的“县令”之称。

西行未远,义军战士已经追将上来。那百余县兵分毫不敢抵抗,或者投降,或者鸟兽散去。梁玄、县丞,以及随从他俩出逃的十几个县中吏员,被1网打尽,悉数成擒。

抓住梁玄等的,是刘英。

刘英问得了这群人中为首的两个老头便是蕃县的县宰、县尉,甚是欢喜,兴高采烈地押着他俩,回到城东,来见陈直。见到陈直,刘英把他两人献上,笑道:“陈公,令、丞皆为我擒!”

陈直板起脸来,斥道:“临出薛县营前,刘郎怎么命令的?令我等务要礼重蕃县诸公。既是有马,你为何不让梁公骑乘?成何体统!”上前数步,握住了梁玄的手,亲切地问道,“梁公,没有使你受惊吧?部中人太过鲁莽,若有得罪梁公处,尚敢请公勿要见责!”

梁玄抽回手,偏开了脸,不说话。

充足的地方基层任职经历,使他能够得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到前汉之弊政,——他最早出仕之际,包括他出任第1个县长吏时,尚是前汉。亦正是因此,因为认识到了前汉的积重难返,在王莽代汉建新的时候,他虽不像1些儒生那样,极力地为之鼓吹、拥护,但究其本心,他也是支持的。王莽被时下的儒生视为“圣人”。他原本幻想,王莽当了皇帝后,只要王莽按照儒家经典的理论来治理国家,必能1举扭转民生之艰。万是不曾想到,王莽1个接着1个的改制,固然都是根据儒家的经典理论制定的,可实行起来的效果却是极其之差!民生之艰的局面是被1举扭转了,唯非是向好的方向扭转,而是在向更坏、更艰的方向转变!

时到如今,海内已是被搞的大乱。

贼寇蜂起,民心混乱。

这大新的天下,还能再持续下去么?

3任县长吏之任,尽管梁玄不敢说,在这3任上,他都能把治下的百姓,治理得井井有条,各安其业,可最起码,前两个由他主政的县邑,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每年郡府的考核中,他也能次次都名列前3。却这1任,这1在蕃县的第3任,他落了个城不得守,出逃之收场!

陈直不以为意,又与他说道:“我久闻梁公爱民如子,今贵县为我部所得,请梁公放心,我部1定不会扰掠士民,定然不会使梁公所爱之子民,受到丁点的残害。”请身后3人近前,示意梁玄来看,接着又与他说道,“梁公,请你看此3公是谁?”

梁玄瞥了眼,1个是谢龟,1个是龚德,1个是曹凤。

谢龟晏然地抚摸着胡须,含笑向他点头。

龚德卑躬屈膝,弯腰站在陈直身边,满是对陈直的阿谀之状。

曹凤神色憔悴,咧开嘴,朝他苦笑了1下。

这1通对於“圣贤书临到危难,竟无用”的感叹,梁玄实不仅是出於对自己不能守住蕃县城的愧疚而发,也是为王莽代汉,於今看之,究竟是对是错的反思、迷惑。

县丞不知他的感触,说道:“县君,什么时候了!还发感慨?圣贤书岂会无用?治民之术,尽在其中!快走吧,县君。咱们先去鲁县郡府,将蕃县失陷情形,禀与府君;然后请得郡兵,咱们杀将回来,候将此伙贼击走以后,……县君,蕃县之生民治理种种,还是得仰靠县君!”

约略听到城南、城北方向,都传来了贼兵的喧嚣,料是贼兵已知西城门开了,因皆在往这边奔来,此地不能再留了,梁玄打马1鞭,说道:“罢了!走吧。咱们先去鲁县郡府!”

若不是在西城门外耽误了这么会儿,也许梁玄等还真就能逃掉了。

不过片刻的耽误,已是丧失了他们逃走的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