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调教初唐 > 第360章 舌战胜大儒

第360章 舌战胜大儒(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我对于天竺的外国体系宗教的反感就由此而来。而孔老二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不知道躺在棺材里的孔老二是不是会气的三尸神暴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汉代虽然独尊儒学,但是他们理解先贤,结合实际,不曲解,不像后世的朝代自傲得近乎自卑。那时代的大汉就像是一头丛林之王,凛然不可侵犯。而唐代,各族大融合的大时代,这时候,儒家文化对于华夏民族的影响正是降到了最低的时候,同样,大唐骨子里的野性就像一头四处挑衅的恶虎,比之汉时还要凶残。这个时代的华夏民族骨子里头的血性依旧没有消亡。直到了数百年后......呸!想起来就觉得恶心,恨不得打残那些个曲解先贤典故的小白们。眼前就有俩个。

整句话全读出来之后意思,再加上本公子添油加醋的一番解释之后,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活跃了起来,至于一干老兵痞乐得看笑话,李叔叔也一个劲地理个胡须,很是悠然自得地模样,看来,我的解释很合李叔叔的胃口。

这下好了,俩位儒学吊人实在尴尬,站在那呆愣愣地,吭哧半天放不出个屁来,最终的结果,以孔颖达和长孔阴人的完败而告终,本公子很是谦虚地谢过了二位失败者的精彩指教。

“陛下,老臣仍然认为房大人朝堂之上的无礼举动应该按律制罪!”孔老头恼羞成怒之下,揪着我刚才犯的小错误不放。

以德报怨?这话就是放屁,放屁!所以刚才本公子才会那么恨恨地骂上一句,就是因为这话误异了无数国人,无数代的华夏民族!

再后世,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嘛,想开一点,以德报怨嘛,反正咱们老祖宗都是这么说的。”人们自然就理解为,孔老二教导了我们大家,别人欺负你了,你就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根本就是放屁!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是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当初在老爷子的书房里瞎乱翻看的时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有另一段话,而且,这句以德报怨也不是孔老二所言,是他的弟子。

看完了全句之后,本公子气的当场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然后害的我被吓得抖手拔掉了数根长须的老爷子踹了一黑脚,当场罚跪,被老爷子唾沫星子横飞一顿臭骂,后来才在娘亲的解救之下逃出了老爷子的魔掌。

原本,后世的广大群众们都是被某个恶意地、喜好断章取义的所谓儒学大师给耍了,《论语宪问》里的真实意思是这样的:有一天,有个鼻青脸肿的青年人连滚带爬地窜进了孔老二家的后院,遇上了正在晒太阳打瞌睡的孔老二,孔老二被自己弟子的狼狈样给吓了一跳,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孔老卿家,房小卿家年纪尚小,偶有冒犯之举,也不是甚子大事,不过......”李叔叔和颜悦色地哄着孔老头,然后扭脸朝我很严肃地咳嗽了两声:“若有再犯,必按律责罚,你可知错?!”

李叔叔这是在给我打掩护,赶紧向孔老头赔礼道歉,一口一个老大人的喊得甜实得紧,听得孔老头没法子跟咱一小年轻生气,哼了数声,方悻悻然地退回了榻位上蹲坐起。

至于长孙阴人,已经恢复了他一惯潇洒的风格,朝我拱了拱手,一脸慈祥之容:“呵呵,遗爱贤侄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实乃年轻一辈之楷模也,老夫的那几个犬子多有不及也。”

这位弟子很是洋洋得意地道:“师尊,刚才有人打我了,可是我并没有还手,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教养,用我的品德与羞死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您说弟子以德报怨之举做得对不?”

孔老二给气的当时就七窍生烟,直接挽起袖子就把这个弟子痛打了一顿,一面打,一面骂:“老夫让你以德报怨,来,老夫瞧你拿啥来回报为师,你不是说要以德报怨吗?报啊,为师看你咋报......”直接揍人揍到一身臭汗,神清气爽为止,孔老二满意地收了手,清清嗓子,很是正人君子地板起了一副师长的脸孔道:“那我问你,你拿什么来报德?少给为师放屁!你分明就是打不过别人,来我跟前狡辩。告诉你,给为师好好听着,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打不过,就拿起板砖飞他,打闷棍耍石灰都成,就是少给我说什么以德报怨的屁话!不然,为师见你一次打一次!明白吗?!”

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后世人民群众所认知的那个温婉贤良的受气包形象。

所以,自从被某位儒学大师给忽悠了天下百姓以后,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就被曲解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也就是天竺那帮子外来货,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嗯,很以德报怨的典型,典型得变态了,应该作为反面教材来批评才对得起情性刚烈、嫉恶如仇,噬齿必报的华夏先民。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