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 176,天人大讨论

176,天人大讨论(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元就是这种别有他图的人之一。

陈元没有睡觉,而且还邀请了好几个人在自己府中小酌。

彗星袭月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天象,意味着有灾祸发生。

而到了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说法。

彗星袭月,主灾变,三公失德。

三公有三,本来不一定必须是张温被罢官。

但是要是有人推波助澜,那张温必定躲不过去这一劫了。

这个鬼学说起源很早,散见于古文献之中。

《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

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而在陈元的记忆中,彗星袭月似乎马上就要发生了。

陈元的记忆没有错,三日后,夜中。

本来是一个月光静谧的冬夜,整个神州此时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废话,半夜三更谁不睡觉啊。

除非别有他图之人。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有德必能感应上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另一方面,孔子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传统中《洪范》讲五行的思想,并发扬光大之,建立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

在董子看来,不仅天时依五行构成,人事也依五行构成。

总之,到最后,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也就是天人一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