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278章 王彦章殉国

五代十国往事 第278章 王彦章殉国(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嗣源支持继续执行“左勾拳”,指出王彦章被擒,段凝并不知情,即便有溃军飞奔到那里报告,他也未必能轻信,就凭他那尿性,就算相信了,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做出决断,等他南下救援的时候,他也会被自己开决的洪水阻挡,需要绕远路,到白马津,几只小破船运送数万大军,又要耗费大量时间;而我们距离汴州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五百里,中间又没有山川阻隔,一路平坦,如果是日夜兼程,三天就可抵达汴州城下。不等段凝做出反应,朱友贞就已经成为我们的俘虏了。

李嗣源在地图指指画画,用数据做支撑,说的头头是道。最后,李嗣源再次主动请缨,“我愿率一千骑兵当前锋,疾入汴州,陛下率主力部队缓缓跟随就行。”

李存勖批准。

于是,李嗣源率领一千沙陀奇兵,在一马平川的华中大平原行纵马驰骋,昼夜不停地奔向汴州。

10月7日,抵达曹州,曹州在中都与汴州之间,靠近汴州一侧,也就是说,后唐军队已经走完了一多半的路程。曹州守将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面对李存勖的糖衣炮弹,王彦章说出了一句豪言壮语,“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朝梁暮晋,与朝秦暮楚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存勖劝说不成,又换别人劝说,还是不成。最后,李存勖派李嗣源前去游说。

王彦章见到李嗣源之后,十分蔑视地说道:“你不是邈佶烈吗?别白费劲了,我宁死不降。”

李嗣源是沙陀部落中的“低等民”,连姓氏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名“邈佶烈”,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后,才有了“李嗣源”这个名字。称呼“邈佶烈”就是对李嗣源最大的侮辱,王彦章为了表明自己誓不投降的决心,故意激怒前来游说的人。

李存勖还是不死心,大军出发时,派人用担架抬着重伤的王彦章,让他一睹后唐军威,“怎么样,你看我这次出击,能不能大获全胜,消灭后梁?”

10月8日,汴州得到情报,说后唐军队已经越过曹州,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不知军队数量。后梁君臣慌作一团,末帝朱友贞在绝望中自杀殉国。自朱友贞以下,文武群臣死走逃亡。

10月9日,凌晨,李嗣源兵临汴州城下。后梁前北伐军总司令王瓒,开城投降。李嗣源进城安抚百姓。

天亮之后,李存勖进入汴州,后梁的文武百官在道路两旁跪地叩头,请求宽恕。李存勖命好言安抚,让他们重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三天,仅仅三天,后梁灭亡。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五代十国往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王彦章一翻眼皮,“痴心妄想!段凝虽然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毕竟手握六万精锐。就凭你们搞偷袭这套,哼哼,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李存勖知道王彦章绝不可能投降归顺,于是下令将他斩首。

全歼王彦章部队之后,文武百官向李存勖道贺,李存勖向李嗣源和郭崇韬敬酒,说今天的胜利全靠你们二人,如果我听了李绍宏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候,绝大多数将领还是对“左勾拳”行动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太过于冒险,提议向东拓展领土,一直延伸到海边,占领今日的山东、江苏北部地区,慢慢发展经营,再慢慢打汴州的主意。

康延孝则坚决拥护“左勾拳”行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