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亮剑之军工系统 >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923节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923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苏教授是利用石油的运输为人才打开了通道……以前吧,人才要从顽军那输送到八路军根据地还需要经过情报人员九死一生的把人偷偷带来,但现在,这些人才只需要先到石油基地,再以各种理由调到八路军根据地就可以了。

但这又不能说苏教授的功劳。

因为这些人才到了根据地后,苏教授一问投奔八路军的原因,不是觉得八路军更有希望打败鬼子就是在顽军那没有发展空间。

这两样原本是顽军的长处,也是一直以来顽军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的主要原因。

不过当然,这些话王学新是不会明说的,说了也没有多少人明白……这些在现代已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理论,在这时代还没多少人能理解。

王学新给苏欣的命令是:“你们可以当作我们有足够多的晶体管继续进行!”

接着王学新又补充了一句:“是所有的电子管都换成晶体管,而不是部份!”

苏欣欲言又止,她想不明白晶体管明明就不够,怎么能“当作”足够……这东西是要实实在在生产出来的,难道进口?

不可能,目前只有华夏能生产!

它本身并不困难,不过就是将电阻、电容与二级管、三级管一起全用硅制造,然后将一个完整的电路整合在一张芯片上。

现代的芯片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将电路做得越来越小,小到几纳米,甚至最近还传出鹰酱攻克1纳米技术,这些技术能将几十万甚至百万数量的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

(注:这里用“传出”是因为笔者持保留意见,鹰酱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干了许多虚报成果刺激股市的事,比如可控核聚变所谓的“净能量增益”)

集成电路的研发,最关键的点其实是“创意”,科学家们一时没能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想不到可以这样做。

一旦想到了,即便是这行业新手基尔比在两周内就能将其设计出来,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就测试成功。

不过最终苏欣还是没有多问,因为她相信王学新能解决问题,理由只有一个:王学新从没让她失望过。

离开前,王学新还把苏礼国带走了,他对苏礼国说:“苏老,最近这段时间,其它东西咱们可以先放一放,图灵试验室里的东西……咱们一定得学会喽!”

“放心,团长!”苏礼国信心十足的回答:“那边一直没落下呢,我已经安排了十几个人在那帮忙,他们会英文能很好的跟图灵先生交流,其中还有一个成为图灵先生的得力助手!”

王学新听到这才稍稍放心了些,这么看来研究所一直都没有放松搜集人才。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方面是由苏教授的功劳。

如果鹰酱知道华夏能把多种元器件集成在一张芯片上,受此提示的鹰酱科学家难道研发不出来吗?

如果鹰酱科学家想到了集成电路,而其工业水平和科研水平又明显高于华夏,他们在这方面难道不会超越华夏吗?

因此,王学新打算从两方面拖延鹰酱的研发进度……其实说不上拖延,你鹰酱就按正常的历史进度搞出这些东西就行:47年发明第一个晶体管,58年发明集成电路。

想要做到“拖延”,就只有从两方面下手:一是保密,二是降低鹰酱的研发动力。

所以,提供给鹰酱的晶体管应该量大管够,而且还要便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