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六十六章、阎行父母入许都,韩遂次子当人质

第四百六十六章、阎行父母入许都,韩遂次子当人质(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邯郸泉、邯郸启二兄弟想为父报仇,杀掉仇人武威太守张猛,弃文从武,辞官后一直跟着阎行学武艺。

邯郸泉娶了已故武威太守张雅孙女张俶灵,张雅妻乃韩遂二妹韩媗。都是韩遂亲上加亲之人。

韩略的次女韩翠刚十五岁,尚未出嫁,或许可去许都找个关东的好人家。

韩遂策划,为了不让朝廷探得韩略留下后代,可对外宣称韩骞已病亡,然后把韩骞改成烧当羌的名,叫“东骞”,秘密送给烧当羌羌王东亮,让东亮分给韩骞一个子部落,由韩骞做子部落首领。

阎行去邺城也没说清这一点,只有韩略去许都,设法找人天天向荀彧、荀攸、程昱等朝廷重臣传递这个想法,说服朝廷尽快下决心整体真心收编联军。

比如,朝廷派联军做伐益州刘璋、伐江东孙权、伐辽东公孙康的先锋,为一统大汉江山立功,朝廷许诺给将士以官位、厚待、回乡安度晚年等。

而先行去当人质的兄长必较忠厚老实,做不了这种说服之事。

二是想为其自己和后代谋个光明正大的前程,融入关东士人的圈子,甚至到京师或关东去定居;

三是为联军寻找关东的文武人才,从关西很难再找出出众人才。

听完成公英对祋栩之战的汇报,韩遂盛赞军师指挥才能又上了一个新高度,做到收放自如、拿捏恰当。

特别是只让尉迟延嘉、尉迟铁、阎行对战庞德、马岱、马超二十回合之内就收回,如再延长厮杀,吾方三将必败。此招甚妙,避开了吾军将领武艺短处。

接着两军混战,吾军以二倍于敌的兵力仍见好就收,虽然双方战损接近相当,但马超军地寡兵源少,这样再打一、二次仗,马超必然崩溃而主动来归顺。

鉴于此役阎行表现出众,立有破城首功和激战马超之功,韩遂想来想去,还是答应阎行送父亲去许都为人质。

韩遂从不愿强压属下将领的私心,按书中提到的“抑不如放,放之观之”。

韩遂一直不让韩韬、韩略二子在联军中任官,除了张绣祖厉杀韩家将造成韩家将领与妻张姜子不合因素外,也是不想让孩儿沾上联军,以便有一日归顺朝廷后有个清白之身。

把两个儿子全送去做朝廷的人质,虽然风险巨大,但或许真能加快朝廷容纳联军。之前,朝廷似乎对收编马腾、马超更感兴趣,不改变这个观点,联军将士的生存会越来越危险。

韩韬的血脉留有次子韩峤及韩峤子韩炅在益州巴东属国涪陵县。韩韬长子韩筹、三子韩颐随父韩韬、母田荷在许都。

韩略要去许都,当按兄长之例,留下儿子韩骞,带妻杨兰花、次女韩翠去。

韩略的长女韩蓉已嫁给已故雍州刺史邯郸商次子邯郸启。

为嘉奖中郎将尉迟延嘉,提拔为裨将军。同时提拔潼关守备部中郎将杨寺为裨将军。

对于自己的次子韩略非常想走其兄长的老路,去许都当朝廷的人质,韩遂犹豫不决许久,但最后还是信了书里的这句话。

按韩略的说法,彼去许都有几个好处:

一是韩略在父亲身边久,能知父亲和朝廷之间未达成归顺的根本原因是双方主张的“次序”正好相反。

曹操要父亲学马腾先弃军去邺城,再给父亲封官;而父亲想让朝廷先给整个联军一个明确的出路、未来以及封赏,然后再入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