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诡三国 > 第2531章有人犹豫不前有人阔步迈进

第2531章有人犹豫不前有人阔步迈进(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后由太后走上女皇的武则天,则是搞出了鼎盛的宫官制度,直接代替了原本的三省六部,以宫官统御外臣,虽说是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而做出的相应手段,但是其各种极端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其余的女性去承担,以至于在唐之后,宋代就开始琢磨着给女性穿小鞋了,一穿就是几百年。

明朝时期又有一次女官的兴起,明朝沿袭隋唐女官的『六尚』制度。明太祖朱元章十分重视女官队伍建设,从女官的铨叙任用履责,都有一套严格规定。毕竟朱元章是从民间而来的,但自从明成祖朱棣以后,皇帝逐渐开始重用宦官,到了明中晚期后宫行政多为宦官把持,女官权力名存实亡。

至于或许是因为有辫子,就受到某一些女性欢喜的大清……

很糟糕,其实应该算是对于女性压迫最凶残的朝代,尤其是汉人女性。

宋代还好些,毕竟李清照那小丫头还能到处喝酒,喝到不知归路也没啥事,还可以做个词传唱,要换到清朝,怕不是要进猪笼?

因此整体上而言,华夏王朝女官的鼎盛时期,是在汉唐。这两个朝代走的也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一个是太后制度,一个是宫官制度。

到了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女官制度,并且在《周礼》中记载的女性官职,并不都是属于王的嫔妾,也不仅仅是掌握后宫部分工作权力,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官,比如女史等,都是有明确的职务和职责,和嫔妃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

秦朝统一之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战争当中,这就导致了华夏渐渐的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或者叫做『男战女耕』。在外的男性征战沙场,血染黄沙马革裹尸,在内的女性抚养孤儿,照顾父母。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妇好或是花木兰,这种由先天特性决定的分工,甚至在后世和平年代之中,在部分边缘的山区少数民族之内,依旧可见,虽然他们已经不用征战了。

因此虽然说秦朝没有扩大周朝的女官制度,甚至在很长时间没有女官的名目,让人误以为秦朝不设女官,但是实际上秦朝太后的强悍,以及相关职权的延伸,却一直持续到了汉代。

战事的频繁,再加上医疗科技等技术的贵乏,使得上至君王将军,下至黎明百姓,伤亡都是很大,甚至很有可能在青壮年就直接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后听政制度』从秦到汉才变成了一种众人默认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只可惜权柄这种东西的诱惑力太过于庞大,即便是在后世有了高学历,拥有一定知识的某些官僚,依旧会公然表示自己就能代表某机关,甚至忘了某机关之前应该还有『人民』二字,就更不用说在秦汉之时的太后团伙了。为了保证自己的权柄,太后与外戚的团伙废黜皇帝,勾结大臣,把持朝政,以至于到了汉代中后期,太后外戚制度开始走向极端,也开始盛极而衰,渐渐被人所厌恶和提防。

而现在,斐潜两个都不想要。

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都是非常的坑。

关键是坑完了还影响到了后续的朝堂格局。

汉代太后外戚制度来说,使得后续的王朝皇帝大臣达成了共识,防水防火防太后,就算是这样也依旧拦不住太后伸爪子搞破坏,尤其是慈禧。

太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便是乱搞一气,甚至不惜破坏原本的政治生态……

同样也走向极端,导致盛极而衰的,是唐朝女官制度。

唐朝是女官地位的最高峰。

至少斐潜是这么认为的。

唐朝女官制度大体上承袭隋代制度,并加之补充完善。唐代女官除要负责常规的宫内事务管理和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之外,有时还会被皇帝派以其他事务,如充当皇帝使者前往慰问、吊祭等,其职责相较隋代更加清晰和广泛。武则天女皇的出现,也鼓励了女性的参政,这期间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在整个华夏的王朝之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元宋期间么,或许是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被压制得就比较严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